走出养生误区需提高健康认知水平“多吃菠菜可以补铁”——这个说法称得上是食物养生领域中有名的“定理”之一。殊不知,根据科学讨论,菠菜所含的铁为植物性铁(非血色素性铁),这种铁的吸收率很低。因此,在补铁方面,菠菜实在谈不上有“专长”。网络上现今有句流行语——“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说的就是谣言往往来势汹汹,一些民众不经仔细辨别便轻信。等到相关部门或专家出面澄清事实时,却发现辟谣力度远跟不上谣言散播的速度,而健康领域又是重灾区。为何健康谣言总是屡屡得逞?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公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增长迅速,健康谣言打着“守护健康、远离疾病”的幌子,切中公众核心关切,很容易引发情绪共鸣。有些人便选择“宁可信其有”,加入到傳谣行列之中,这也正是健康谣言的病灶所在。一些健康谣言被辟谣后不多久又改头换面、重见天日,让公众真假难辨。令人担心的是,有些健康谣言传播的所谓“养生窍门”,实则对身体有害;一些“治疗偏方”实际上中断了患者正常的诊疗过程,甚至耽误了病情,危害之大不可小觑。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布了全民食品安全网络竞赛答题结果。1000 道食品安全题目吸引 1200 万人参赛,答题次数突破 17 亿。但统计显示,多数答题者存在食品安全认知误区,整体错答率高达 50%。越是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常识,错误率越高,特别是养生类题目总体错答率超半数。这背后,健康谣言的“洗脑式”传播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曾有人过网络谣言的几种类型:凭空捏造、半真半假、张冠李戴、改头换面……健康谣言往往都有类似“套路”,掌握其规律后其实不难甄别。当然,这对信息时代公众的信息鉴别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要擦亮双眼、信任事实,明确真相,让科学知识成为健康养生的主导。向往健康生活无可厚非,但追求健康需要理性思考与推断。一方面,监管部门对于健康谣言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辟谣;另一方面,公众要少一些捕风捉影、少一些轻信盲从,每一次不经查证的“转发”,实则都是让健康谣言“扩音”。要想做好自己与家人的“养生指导”,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只有多方合力,才能让民众走出“养生误区”,提高健康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