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思想析论[摘 要]道家养生理论,是以《老子》《庄子》《黄帝内经》三大经典为核心,建构了以道为本体,以阴阳为根本,以气为基础,以五行为框架,以天人相应与顺应四时为指南,以“追求无我修炼自我”为终极目的天体与人体的互动循环系统。这一套系统一旦确立,便成为了用以解释生命与长生保健的养生,也成为了后世的养生家、医家、道教徒面对生命活动问题的基础解答,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挥,在这一套生命科学的养生思想上,制造出更多元的养生观念。[关键词]道家养生;《老子》;《庄子》;《黄帝内经》Keyword:Taoithealththought;Laote;Zhuangzi;Huangdineijing一 前 言早期养生理论的发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身体的养护观,除却传统巫医的灵疗方式,最主要的仍是由《黄帝内经》中的实际医药与身体五脏的养生概念而来,医药理论与身体、生理理论,以及保健之道逐步建构。对生命的掌握逐渐走出鬼祟物灵或天威怒罚的形上思维,建构出具体的、实际的、人可以有方法有理论可循的医典、药用、饮食等人体医疗理论。此以《黄帝内经》作为理论的综摄。二是从精气神的使用耗损之角度,以减少耗损、持盈保泰的生活及修养修为来进行生命长度的延伸。渐少耗损的前提必定从寡欲静心、神不外驰的生活观与人生观来建构,此为老子思想用于养生的精髓。三是在前两者的前提下,身体进一步对体内精气神的感知运用,从精神面、生活面进行生命改造,此以庄子的理论为主。二 《老子》的養生理论(一)“抱一”的养生本体自觉《老子·第十章》提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1]37-40“抱一”是从“道”之体用关系来论述养生本体的自觉。盖道之体为无为静,道不知其名,乃字之曰“道”;道之用为有为动,名之曰“一”,因此抱一,乃在叙述修炼之人的主动性与道之能动性。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道虽生一,道仍为一,一即是道,二者其实是本体与妙用的关系。《老子》书中以道为本,反复论述道的本质与妙用,而从养生的角度来思考,养生就是修道,因此,《老子》文中的抱一,就是专注于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养生的实体,是养生之所以可能而赖以修炼的根源存在。抱一就是守一,守一就是守道,而守道的方法,就是“专注于内在的精神魂魄,使之阴阳和合,使之由后天返还先天凝合为一,最后与道相契”。从这样的论述来思考,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