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之我见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就涵盖丰富的内容,但我们的老师往往只重视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我们在完成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的精品课程中,发现学生的统计意识还比较薄弱,统计能力不强。《新课程标准》认为,小学阶段应初步掌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统计的意识。通过统计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人、自然和社会,在面对大量数据时能作出较为合理的决策,形成数学分析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镇守教育教学前线的数学老师,我们不能只重视计算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该重视学生数学的综合能力,学科的全面知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呢?下面谈谈个人的拙见。一、在生活中培养统计意识无论哪个时期,哪种教材都要求我们的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可见生活中学习才是学生最大的空间和舞台。我们在教学统计的时候,对统计的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安排,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体会统计的作用与价值。例如:在教学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时候,我让全班同学和家长一起进行秋游活动地点的调查活动,调查后完成统计图,并由班长和数学课代表奖统计的结果反馈给学校组织学生秋游的部门。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极其浓厚,取得很好的效果。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确很有用。二、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统计的能力有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的我们用学生喜欢的符号,如打“√”、画“正”字等属于收集数据内容;根据手机的数据制作出统计表和统计图等属于整理数据的方法;结合统计图表发现和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的教材编写遵循由简到繁:单式统计表到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到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到条形统计图,对于学生统计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是由浅到深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通过大量操作活动才能建立。如低年级的统计我们可以多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 如:可以让学生做简单的抛圈活动,统计准确率;又如:一分钟我们能做什么?(写字、口算、跳绳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打“√”、画地点(在相应栏目打“√”,可以多选)珠海珍珠乐园( 近 20 项 机动游戏及一些新项目任玩)顺德长鹿农庄(14 机动游戏+ 参 观 农 家乐)三 乡 泉 林 山 庄(12 项机动游戏+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