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中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纲要一、学科基本情况分析(一)学科性质与定位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技术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基础的学习领域。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在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同时,还具有以下特性:1. 操作性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技术能力的发展。2. 综合性技术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它注重强调各学科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3. 创造性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及评价,通过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创造力充分展示的广阔舞台,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4. 人文性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技术课程不仅用技术所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而且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5. 开放性技术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没有边界的。正由于此,技术课程是最具开发潜力、最富开放性的一门课程。技术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课程实施的载体选择上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技术课程的内容既包括那些具有时代气息、适应社会发展、体现科技未来走向的内容,也包括那些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挑战意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内容。(二)学科发展优势与特色1.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通过技术学习,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感受到信息时代技术发展对经济和社会所带来的变化,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技术的存在;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生产、了解职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