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现从上司到伙伴的角色转换。因为思维习惯的定向性,主管似乎常常处于发话、下指令的角色,员工是在被动地接受;有时主管得到的信息不一定就是真实情况,下属迫不及待的表达,主管不应打断与压制;对员工好的建议应充分肯定,也要承认自己有疏忽和错误。主管应站在员工的立场,把自己的经验与其沟通分享。 2.明确绩效面谈的目的。在面谈之前充分准备明确面谈的目的,才能使管理者的有的放矢。总结起来,绩效反馈面谈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员工了解自己在本绩效周期内的业绩是否达到所定目标,行为态度是否合格,双方达成对评估结果一致的看法。第二,探讨绩效未合格的原因所在并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第三,管理者向员工传递组织的期望。第四,双方对下一个绩效周期的目标进行协商,形成个人绩效合约。 3.根据员工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反馈面谈策略。贡献型(好的业绩+好的工作态度),这样的员工是最应该保留的,面谈的策略是在了解公司激励政策的前提下予以奖励,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冲锋型(好的工作业绩+差的工作态度),面谈策略是通过良好的沟通建立信任,了解原因,改善其工作态度,通过日常工作中的辅导改善工作态度。按分型(差的工作业绩+好的工作态度)应制定明确的、严格的绩效改进作为绩效面谈的重心,严格根据绩效考核办法予以考核。堕落型(差的工作业绩+差的工作态度)应重申工作目标,澄清下属对工作成果的看法。 4.鼓舞员工积极参加绩效反馈过程。一次成功的绩效面谈是互动式的面谈,在面谈过程中双方应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为了获得对方的真实想法,主管应当鼓舞员工多说话,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主管应避开填鸭式的说服即使对下属工作有不满意的地方仍需要耐心倾听下属内心的真正想法。耐心地听取员工讲述并不时地概括或重复对方的谈话内容,鼓舞员工继续讲下去,这样往往能更全面地了解员工绩效的实际情况,帮助分析原因。假如下属是一个非常善于表达的人就尽量允许他把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假如下属不爱说话,就给他勇气多一些鼓舞,同时尽量用一些具体的问题来引导下属多发表看法。 5.营造彼此信任的氛围。反馈面谈是主管与员工双方的沟通过程,沟通要想顺利地进行,要想达到理解和达成共识,就必须有一种彼此互信任任的氛围。信任的氛围可以让员工感觉到温温和友善,这样下属就可以更加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信任首先来自平等。主管人员应多倾听员工的想法与观点,尊重对方;向员工沟通清楚原则和事实,多站在员工的角度,设身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