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热情,收获成长不知不觉来韩国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有欢乐,有心酸,有感动,有欣慰,有失落,这一切都让我收获了很多,认识了一群可爱的朋友,也学会了独处,懂得了如何照顾自己,也明白了怎样帮助别人。还记得初来韩国,和其他志愿者老师们一起进行了一周的岗前培训。一周的时间是为了让大家尽快熟悉韩国的生活,短短一周很快就结束了,大家怀着不舍各自奔赴工作岗位。在首尔国立国际教育院我见到了我的搭档。她是个比我大一岁的姐姐,见了我就帮我拿行李,带我去我的小家。原来路上我还满怀期待,可是到了门口我的心就凉了半截,小小的房间里,各种家具乱七八糟的堆在地上,还落着好多灰尘。因为是新换的住处,家具都还没有整理,搭档老师二话没说就帮我一起收拾房间,又带我去买生活用品,还一起吃了晚饭,她的各种周到的关怀让初来乍到的我倍感温暖。第一天上班,搭档老师怕我找不到学校就在地铁站接我,还细心地把我要去的学校的坐车路线和地图全部打印了出来,一一跟我说明。不得不说,“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真的很对。每周要去的学校很多,要记住坐几路公交,几号地铁,在哪儿换乘,在哪儿下车,下车以后怎么走,甚至还要记住我在哪栋楼,哪个办公室办公。这些对于有些路痴的我相当有难度。所以刚开始头疼了好几天,后来每天出门都带个小本子,上面记着路线。幸运的是我会说韩语,这可以保证我不弄丢自己。我想可能语言不通的志愿者们更艰辛吧。最初的一周基本没有上课,在每个学校和搭档了解学校情况,商量上课方式等。第二周就正式“开工”了。虽然我们在国内的时候也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教育,但是由于实战经验不足,刚开始走上讲台还是有些紧张。学生们或许是对我这个说汉语的老外很感兴趣,有时候一整节课都会盯着我看,刚开始很不好意思,不过我知道孩子们只是对我比较好奇。后来我专门留出时间给学生提问,一一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慢慢地学生们和我熟了起来,我也不像开始时那么紧张了。下课时常还有学生跑到办公室,羞涩地跟我说一声刚学会的“老师好”,然后听到我回答“你好”以后,满足又快乐的跑出去。这让我感到很欣慰,我的孩子们喜爱说汉语,对中国文化也感兴趣,这都是我努力的动力,我在心里也暗下决心,一定不辱使命,让更多的人喜爱汉语,了解中国。在这里大部分的人都对我很友好,对我这个外国人一点都不见外。办公室的同事们也都很亲切,有时候搭档没时间陪我吃饭,就会有其他老师主动担负起陪我吃饭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