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历史教学设计《辛亥革命》

高三历史教学设计《辛亥革命》_第1页
1/11
高三历史教学设计《辛亥革命》_第2页
2/11
高三历史教学设计《辛亥革命》_第3页
3/11
高三历史教学设计《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复杂原因。运用历史辩证法来分析辛亥革命这一重大社会变革给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教学重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教学难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蔡元培1925 年蔡元培先生为哀悼一位伟人写了这样一副挽联,大家能猜出他哀悼的是谁吗(孙中山先生)1925 年 3 月 12 日,致力于国民革命 40 年的孙中山离开了他所深爱的祖国和人民,给后人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期望。今日我们将来了解和感悟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1、清末民主革命风潮的背景(1)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对华的侵略战争和强加给清政府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将独立的中国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的控制,继而又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在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和瓜分狂潮中,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崛起于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革,图强救亡,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但很快就失败了.随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就在这深刻的社会危机中酝酿进展起来.资产阶级中先进分子形成了革命的信念:必须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以上成为清末民主革命风潮产生的背景之一。(2)清政府统治更加腐败,残暴。《清政府残暴如虎漫画》直接体现这一点。(3)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1901 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这是一次整顿图强的自救运动,也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继续。主要内容有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吏治腐败依旧,兼之实行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年,但它对当时的政局产生某些重要影响.新政的重点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三历史教学设计《辛亥革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