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黎鲁一位不著名的老画家

黎鲁一位不著名的老画家_第1页
1/2
黎鲁一位不著名的老画家_第2页
2/2
黎鲁一位不著名的老画家范本。不料,这也埋下了“祸根”。“文革”中,因这几部连环画的文字脚本,他没少受罪。再加上几幅古装木刻,指责为“影射”,他被“新账旧账一起算”,下放“五七”干校,关牛棚、干苦力。直到“四人帮”粉碎,才得以平反,调任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辑。在这个领导岗位上,他依旧关注连环画的出版与繁荣进展,他有挥之不去的连环画情结。对于新中国六十多年连环画进展历史,他可称一部“活辞典”。不是尾声的尾声黎鲁曾说:“抗战初期,我还是一个中学生,喜爱到处投稿,如《申报》《大美报》《大英报》《译报》等副刊,我都投过稿,采纳率是百分之百。”可见年轻时,他就是爱好写作的文学青年,其百分之百的投稿命中率,很能说明他的文学才华与写作水准。这都为他以后“一路行走一路写”,打下了扎实基础。会写一手好文章,是黎鲁自得其乐的福气。他自己绘画,自己配文,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一路骑车,触景生情,就有感而发,用笔自由抒写沿途所见所想。这不就是一个画家的福气吗?曾见一册《黎鲁作品集》,当然是他美术方面的作品汇合,有版画、水粉、速写、国画等,我意外发现,还有“论文”一章,选载了他的三篇论文,即《史官文化及其绘画审美观》《山水画的兴盛和史官文化》《生机在自然美之中》。这些文章所占篇幅虽不多,却带给我更多惊喜。什么叫“史官文化”?我还是第一次见诸,细读黎鲁大文,才知典出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一书,过去泛指中国文化。在古代社会中,凡求神占卜之类的事,都要有相应官职去管理,这就出现巫、祝等一类人,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统称这些人为史官,巫和史,是共存的两种官职,都是主宰文化的专门管家。由上古社会写起,黎鲁层层推论,全面介绍了“史官文化”的产生特征、作用等,在这一框架下,既有美术史料考证,又有美术理论阐述。这样的论文,不是应景之文,而是长期艺术思考的结晶。时下,大红大紫的著名画家不计其数。而黎鲁,一位老画家,依旧默默无闻。然而,他却是一个不停顿的人,一个永葆艺术青春的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黎鲁一位不著名的老画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