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对化学教学的辅助作用课题背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教育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化学教学不仅成为一种时尚,它更是我们获取多元信息的重要渠道。面对全新的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适合新的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长期以来,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了“复习旧课——新课讲授——巩固运用——检查评价”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必须从想法到行动上都向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转变,即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导航为引导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笔者尝试在不同课型的化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科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促使笔者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作深层次思考。一、课堂实践课型1、新课讲授课(1)模拟难以在课堂操作的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危险性大、设备要求高的实验)不能现场操作,这样就会使某些教学内容抽象、枯燥、说服力不强,使学生难以理解,达不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此时应尝试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用多媒体画面中的模拟事实来吸引学生、刺激学生感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讲到NO2的性质(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时,由氮的氧化物引起的光化学烟雾能够损害人的呼吸系统,甚至危及生命,实验在课堂无法进行。于是,我利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课件为同学们展示了多幅由光化学烟雾所造成的污染的图画和它给人们的生命造成的威胁,引起学生们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们对NO2的危害有深刻的认识,从而顺利地实现了预先所设计的情境铺垫,为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感知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产生积极的效果。又如,我还利用多媒体模拟有毒、有害、爆炸实验等课堂上难以演示的实验,如H2S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气体的制备实验由于反应太快,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很困难,这时将该实验的视频文件反复播放,学生就能清晰的看到实验的整个过程。除了模拟课本的实验探究,多媒体还可以展示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对于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教师往往不能演示给同学们看,只能单凭讲授,解释其错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这样学生常常认为老师危言耸听,始终半信半疑。于是我利用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等常见软件模拟这些错误操作,通过播放慢动作将实验步骤分解,这样不仅可以清晰地展示错误的原因,更能使学生在看了之后掌握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危害,使其印象深刻。例如,在浓硫酸的稀释实验中,就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错误操作及所带来的后果。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让学生亲眼看见把水倒进浓硫酸时液体沸腾的激烈反应现象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当然,可在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多媒体动画或者录像代替。实验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了的,它能直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一味地用多媒体模拟实验。(2)创设相关情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创设与教学课题有关的学习情景。如:在阐述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物理性质以及分布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岩石、沙子、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硅,说明硅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通过展示水晶、玛瑙等饰品、实验室中的石英坩埚、石英光导纤维等说明人类对硅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课开始时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入教学资料库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学习,由学生通过网络提出课堂上最想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