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计艺术人才培育探究 内容摘要:设计艺术的根本在于创新。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设计进展历史,但从传统设计向现代设计的转变大大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中间固然与经济结构、经济进展状况有关,但落后的设计教育也不容忽视。今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设计并不只是一种潮流和趋势,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和进展而不断进步。只有培育出拥有自发创新设计艺术意识的设计师,并构建科学、合理的设计教育培育体系,中国的设计艺术人才培育目标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关 键 词:工艺 现状 模式 创新是现代设计的本质要求,创新能力的培育是现代设计艺术人才培育成败的关键。在当今的设计教育中,我们一方面在反思中国设计缘何缺乏创新?另一方面又在探究怎样才能有所创新?中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开始重视设计的进展,设计教育呈现出快速进展的势头。然而由于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存在着先天不足的情况,加上自身缺乏探究和积淀,所以在追随世界设计进展潮流的过程中,不仅存在严重的理论滞后,而且缺少本土、本民族的原创性。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设计并不只是一种潮流和趋势,它与人类的进展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在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上的设计教育,势在必行。因为先进的设计艺术教育理念和方式决定着设计艺术的进展方向。 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展绵延不竭的动力。在历史进展过程中,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有创新和制造力的民族,有着十分发达的传统设计。然而,在从传统设计向现代设计转变的过程中,不仅落后于世界潮流,而且步履艰辛,进程缓慢。这固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与传统的设计教育方式不无关系。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传统观念推崇“学而优则仕”,讲究所谓的“书香门第”,使拥有知识、具有创新、制造力的人远离了物质资料的生产领域,在整个社会形成了两个根本对立的阶层——劳心者和劳力者。另一方面,工艺的传承一直恪守着家族式的承袭方式,经验和简单的重复性成为传统设计传承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缺乏创新也就成为最大的弊端。而当 19 世纪西方的现代设计艺术随着大工业的进展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的时候,我们仍然处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可想而知,在落后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仓促进展起来的现代设计艺术,是怎样的先天不足! 二 师徒制作为中国传统设计存在和延续的主要方式,在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其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随之发生变化。面对世界工业化潮流,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1840 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