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海运企业的经营模式讨论 [关键词] 日本 国际海运 海运企业 经营模式 [摘 要] 日本作为世界海运强国,其海运企业以独特的经营模式在国际海运市场中长期保持着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不但为日本海运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同时也对日本国内经济体的进展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影响。本文中,笔者以战后日本国内宏观经济与海运企业微观经济相结合的视角,对日本海运企业经营模式的特点及成因、竞争优势和进展趋势进行分析,以资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海运企业的进展壮大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在二战中,日本海运企业遭到了沉重打击,海运部门船舶损毁率高达%,远远高于国民财宝损毁平均比的%。但战后日本海运企业却能从废墟上迅速崛起,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有的经营模式。 一、日本海运企业经营模式的特点 战后风云多变的国际海运环境与迅速崛起的日本经济,使日本船公司的经营模式产生了许多有别于他国竞争者的特点。 1.有重点地船舶经营多元化 战后,日本船公司一直关注船舶经营多元化,这与世界大部分海运企业专注于海运市场的某一领域形成了鲜亮对比。世界海运市场常呈现大起大落的波动,然而,海运市场不同领域的波动周期往往呈现交错的态势,很少同时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基于这一规律,已经在国际海运市场拥有丰富经营经验的日本各大船公司为分散风险,积极开展集装箱班轮运输、油船运输、干散货船运输、LNG 运输、汽车船运输等多种业务。在开展多种业务尽力分散风险的同时,各船公司都结合自己的优势关注核心业务。如现今的日本“海运三社”中,日本邮船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船运输企业重点进展汽车船等专业船运输业务,商船三井则侧重于干散货船和油轮运输,川崎汽船年总收益的 60%则来源于集装箱班轮运输中。 注重稳定收益的长期运输合同 面对风云不定的国际海运市场,日本各大船公司都将进展与钢铁、石化等行业的长期业务关系作为重点,通过与其订立 5~20 年的长期运输合同,以猎取稳定收益,从而达到规避海运市场风险的目标。尽管这种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船公司经营的灵活性,船公司可能会因为海运市场的高涨而损失一笔额外的收益,但与承担巨大的海运市场风险相比,这种经营方式显然是稳妥有益的。 集约整合以求规模效益 海运业是存在规模经济的行业。大型海运企业可以发挥运输经营成本低、业务网络广、融资能力强、客户广泛、技术先进等诸多中小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战后的日本海运正式基于这一理念,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