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交接流程探讨

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交接流程探讨_第1页
1/14
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交接流程探讨_第2页
2/14
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交接流程探讨_第3页
3/14
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交接流程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的措施。方法:分析总结本院 105 例术后患者转运途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和交接流程。结果:患者术后的转运时间虽然很短,但仍然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和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安危,认真遵守交接流程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交接流程的安全、法律规范是医院护理安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 术后;安全转运;交接流程 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妥善的医疗和护理,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是每位医护人员应尽的职责。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关,是我们医护人员讨论的重要课题。进行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的转运过程中由于只有短暂的十几分钟,常被医护人员所忽略。我院总结了 105 例患者在术后转运过程中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分析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和法律规范的交接流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 2025 年 1 月至 2025 年 12 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 105 例,男 57 例,女 48 例;年龄 10 岁~78 岁,平均年龄 44岁;其中胸外科 34 例,神经外科 38 例,普外科 33 例;均采纳全身麻醉方式。 2 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2.1 呼吸系统 常见有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等。呼吸抑制是麻醉剂残余作用对呼吸的影响而致,主要表现在:肌松剂的残余作用,可致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减小,甚至出现胸腹交替运动的呼吸;芬太尼麻醉后,虽患者意识状态逐渐好转,但呼吸中枢还处于抑制状态,呼吸极不规则,或无自主呼吸,表现为呼吸遗忘。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有: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急性喉头水肿;术后意识尚未完全复苏,舌肌松弛易致舌后坠;颈部敷料包扎过紧也易致呼吸困难,导致呼吸道梗阻[1]。 2.2 循环系统 患者术后从手术间被搬运到病房需经过一段路程,搬运时体位的变动可导致循环系统功能改变,正常人通过机体自身调节可以代偿,但麻醉后患者由于骨骼肌张力、心肌收缩力以及血管舒缩等代偿功能被抑制,因而改变体位所致的心脏功能变化更明显。突然改变体位,使血液在脑、心脏、动静脉及肺血管床异常分布,重要脏器短时间内得不到供氧,极易诱发循环虚脱,甚至循环停止,尤其易发生于手术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2]。 2.3 坠床 麻醉药物中枢性抑制作用消逝后,患者意识虽已恢复,但部分麻醉药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交接流程探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