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制剂载体讨论现状及前景 药物载体是药物缓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药物控释制剂载体是随着药物学、生物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的进展而新兴的给药技术,自 20世纪 60 年代以来,对于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讨论,受到了学者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药物的控制释放,与传统给药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除提高药物治疗的准确性、有效性、安全性外,还明显的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生产成本。其中制备性能良好的药物载体是药物控制释放技术的支撑点。药物释放领域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化学、生物学、药学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讨论。了解适合不同药物的药物载体材料,有助于达到理想的药物控制释放效果。笔者介绍国内外常用的几类重要载体材料的应用和进展。 1 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 胶原胶原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为丰富的蛋白质,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因此在用于基因传递的组织工程支架中,胶原也是讨论最早最多的天然高分子,其不仅可以被生物降解,也可被制成各种不同的形式,如溶液、纤维、海绵,及在生理温度下成凝胶等。去端肽胶原是一种变性的胶原,即去掉抗原决定簇的胶原,它的免疫原性比胶原低。胶原作为生物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免疫原性较低、在生理条件下可分解、可促进细胞生长和修复创伤等优点,在眼部药物释放治疗癌症的注射微粒、释放抗生素的海绵和释放蛋白药物的微柱等方面已有成功的应用。通常药物胶原载体系统的建立是通过胶原对药物的吸附作用来实现的。将胶原与有治疗作用的酶或药物分子反应,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固定化酶系统和控制药物释放系统同样是一种有用的途径[2]。丁时踽等[3]通过 125I-BSA/胶原基复合材料的体内植入释放来模拟这种释放体系的体内动态过程,得到了 125I-BSA 的释放曲线。还对药物/材料的复合工艺作了改进,体内释放实验结果显示,用壳聚糖包裹125I2BSA 生成胶体颗粒,再和胶原材料复合,可明显增强其缓释作用,有效地延长药物在植入局部存留的时间。上述 2 种复合材料在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的数据分别与体内实验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 直链淀粉直链淀粉为构成淀粉粒的主要成分,是吡喃葡萄糖以 α-1,4-糖苷键连接成的长键化合物,亦称 β-直链淀粉。其聚合度一般在 100~6000 之间。交联的高直链淀粉吸水可以溶胀,形成凝胶,因此很久以前就作为口服药物的赋形剂被广泛应用。制备直链淀粉凝胶时,选取的交联剂主要为环氧氯丙烷。等[4]对交联度对于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