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不能“虎头蛇尾”“虎头蛇尾”比方做事有始无终。“雷声大、雨点小”,就是说,起初声势特别大,后来劲头很小。在安全管理过程当中,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单位)在施工之前期,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很严格,对安全教育、学习、技术操作章程进行岗前三级培训。在基础施工阶段尽管危险程度高,但往往事故率较低。随着工期延续,安全意识就会渐渐淡簿,到了工程后期,施工人员在作业环境过程当中就会容易产生麻痹松懈心理,而进展到随心所欲,盲目蛮干,隐患就不期而至,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目前,不少施工企业实行开工之前一次性进行安全教育的做法。笔者认为,这一措施,并不够全面,也不理想,未能全方位、全员、全过程培训。对于中途进场的民工,实际上并没有对这一部分的民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尤其是进入后期,工种变换大,员工更换频繁,大多数员工没有进行岗前三级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未经过培训上岗,这样难免会出现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在开工之前,一些施工企业(单位)、施工队总会全面更新设备,添置一些新的防护网、警示牌和劳保用品等。到了后期,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能逐步减退(降低),尤其是部分业主单位拖欠资金,造成施工停工,加速了施工设施设备的老化。与此同时,许多工程施工是前半段干得热火朝天,轰轰隆隆,中间缺乏资金偃旗息鼓,后期赶工期,盲目蛮干;加上为了尽快资金回笼,加班加点,打疲劳战;还有施工后期是内部墙体装修,增加了高空坠落的危险性。同时,即使是后期安全检查,也只是敷衍了事或假若组织 1 次安全大检查,最后对发现的隐患仅下达一张整改通知书,而不去切实督促整改或不去跟踪检查隐患整改结果,这样的安全检查达不到效果,劳民伤财。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及其主管单位应当对施工后期的工程加大检查频率和监管力度,确保安全有序生产工作“六到位”,即施政到位、制度到位、检查到位、投入到位、机构到位、指挥到位。此外,对施工重点工程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必须要有专职专岗人员进行现场跟踪监督、落实整改。严格防范事故的发生,坚决杜绝虎头蛇尾,姑息迁就。“虎头蛇尾”可以削弱管理者在劳动者中的威信,动摇施工人员“安全第一,”的理念,破坏以往好的安全管理成果。无数实际情况证明,安全工作不能一劳永逸,需要常抓不懈,最终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