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讲 文言虚词导学案【学习目标】《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层级 B 级。【学习重点】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抽象用法和在文中的具体用法【学习难点】重新梳理掌握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教学过程】一、知识点梳理:重点阅读文本 26-30 页“考点知识梳理”,掌握有关知识。二、巩固训练: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2、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曰:壮士,能复饮乎③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① 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 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 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 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3.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1)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2)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3)得全首领以没 (4)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5)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 (6)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7)(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10)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11)敛赏财以送其行 A.(1)与(2)相同,(8)与(9)相同 B.(3)与(4)相同,(10)与(11)不同 C.(5)与(6)不同,(7)与(10)相同 D.(1)与(11)不同,(6)与(7)不同 5.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秦军解,因大破之 ②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③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④公等碌碌,所谓因人事者也 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