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中历史 新中国的缔造者 毛泽东教案 人民版选修 4课 题序号授课时间班级内容标准了解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教学重点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斗争及其评价教学难点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斗争及其评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问题探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法与学法【知识结构】——毛泽东的主要活动1 青年时代思想的转变 2 革命时代的贡献: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3 建国后的探索 :建国初期重大决策和活动;新的探索;晚年岁月【基础知识回顾】一、青年时代思想的转变 议一议:毛泽东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历程而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 早年求学时,毛泽东从康有为等宣传的维新思想中开始了政治启蒙;后在北京、上海受李大钊、陈独秀两位中国思想界巨人的影响,研究马克思主义;1920 年秋,毛泽东放弃对改良主义的幻想,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革命时代的贡献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一)想一想: 秋收起义爆发后,毛泽东为什么主张放弃进攻大城市而转向农村?大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革命力量相对弱小。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和红军初创时期,需要保存和壮大革命实力,因此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红军不宜进攻大城市,应去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和山区开辟革命根据地。 思考:(二) 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做出了哪些独创性贡献? 1927 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1927 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1928—1930 年,毛泽东根据井冈山斗争实践,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作了阐述。 (三)议一议: 毛泽东是基于对哪些情况的分析而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的? 提示: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各种力量的态度;美英的利益要求。 三、建国后的探索11、建国初期重大决策和活动(一)外交上: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二)经济上: 恢复国民经济(三)军事上: 抗美援朝2、新的探索(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二)十年探索(1956—1966)正确的探索 (1)经济方面: ①《论十大关系》(1956 年) ② 中共八大(1956 年)(2)政治方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