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 特点 应对华南师大附中 戚正东一、 本轮课改的 三大理念 第一是坚持 “ 三贴近 ” 的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第二是主张 双主体 互动论。教师是教育是主体,学生是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第三是强调 “ 新三中心 ” 。 新三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 旧三中心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二、新课程六大目标 1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和愿望。 3 、具有民主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对自己行为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 4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保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的三个层次 四、关于《经济生活》新教材 1 、教材的基本理念: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 ◎针对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遵循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 观来统领教 材的编写。 ◎构建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以经济学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突出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2 、思想政治观点: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珍惜诚信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 ◎树立科学发展观。 3 、相关知识 : 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常见的信用工具;商品价格;消费心理、行为和观念;银行存贷;商业保险、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