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 2014 高中生物 2.3 伴性遗传(第 2 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2. 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3. 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分析资料的方法,总结人红绿色盲症和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遗传规律2.利用伴性遗传规律解释人类遗传病概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精神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二)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三.教学过程:导入:色觉的测试—让学生观察红绿色盲检查图(3 张),问学生这几张图是什么?哪位同学分辨不出?正常人眼中的世界色彩分明,五彩斑斓( ppt 展示图片),而红绿色盲者分不清红与绿,因此,色盲患者能不能开车?(展示红绿灯图片)那这个病最早是由谁发现的?讲述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故事,问: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道尔顿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道尔顿的这种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 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此外,社会调查表明,我国男性色盲近 7%,女性只占 0.5%。而另外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则恰好与色盲症相反,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问:为什么上诉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佝偻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这两种遗传病和我们上节课讲到的果蝇的眼色遗传十分相似,他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概念(学生朗读,勾划重点)二.人类红绿色盲症(一)对红绿色盲症的分析 学生阅读 34 页资料分析。PPT 放映教材中的色盲家系图,教师作相关介绍,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1)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答案:男性,与性别有关。)(2)Ⅰ代中的 1 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答案:3号和 5 号。)(3)Ⅰ代 1 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 2 号?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 Y 染色体上?(答案:没有。因为Ⅰ代 1 号传给Ⅱ代 2 号的是 Y 染色体,如果色盲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则Ⅱ代 2号肯定是色盲患者。)(4)为什么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