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本课内容后,你应当能够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了 解 古 代 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掌握以下要点:(1)早期农业。(2)传统农业。(3)小农经济。2.探究以下问题:(1)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呈现出哪些基本的特点?预习导引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2.影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工具(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2)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后来又出现犁壁。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2.耕作方法(1)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垄作法。(2)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3.耕作制度(1)两汉的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4.水利技术(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曹魏时 ,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风力水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条件(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逐步形成。2.特点(1)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2)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4.评价(1)积极性: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有利于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2)局限性:经营规模很小,深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小农经济十分脆弱。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活动探究材料一 不易之地,岁种之,地美,故家百亩;一易之地,休一岁乃复种,地薄,故家二百亩;再易之地,休二岁乃复种,故家三百亩。——《周礼·大司徒》(1)材料体现了耕作方式的哪些特点?当时国家的主要土地制度是什么?材料二 (赵过)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今辽东犁耕,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