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第 21 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重点: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影响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课前自主学习1.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改革的重点______________,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改革______________.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____,但从_____年起,苏联经济陷入停滞。3.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他首先进行______________改革,以______________管理方法取代行政命令。4.戈尔巴乔夫改革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推动个体劳动和______________的发展,出现了与______________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开始实行______________制。知识点一: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两块一黑一白大理石相互咬合组成的,它是由苏联著名艺术家曾受赫鲁晓夫当众奚落过的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涅伊兹维斯特内为什么会如此设计赫鲁晓夫的墓碑,此中有何喻意?1.背景(1)一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2)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稳固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2.改革的内容(1)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具体包括:取消农产品 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 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2)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3.评价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其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赫鲁晓夫下台后,其改革随之告终。【例 1】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开始,苏联改革的原因主要是 ( )A.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B.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C.稳定东欧和苏联政局的需要 D.苏共“二十大”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变式题 1】二战后,苏联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 )A.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B.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不高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D.对斯大林的崇拜有增无减知识点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的军事实力大增,在美 苏争霸中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