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一章第三节 3 地球的运动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 太阳光线对于 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 (用 H 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 ,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 。②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 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合作探究: 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呢?Ⅱ随季节变化:夏至日—— 达一年中最大值, 达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 达一年中最大值, 达一年中最小值。 ④ 计算公式:H=(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①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 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 弧和 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 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3 月 21 日—9 月 23 日9 月 23 日—3 月21 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冬半年南半球夏半年各纬度昼弧>夜弧,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6 月 22 日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与北半球夏半年相反,冬半年相同。各纬度夜弧>昼弧,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12 月 22 日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与北半球冬半年相反,夏半年相同。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 12 小时。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两天一地昼夜等长)② 昼夜长短的静态定性判断规律总结:根据直射点所处的南北半球的位置判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反之。纬度越高,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最大。合作探究:1、劳动节我们海口昼夜长短情况如何?1、 教师节我们海口地区昼夜长短情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如何?③ 昼夜长短的动态变化判断规律总结:根据直射点移动的方向判断,如下图所示: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