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第二课时 征税和纳税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税收的本质。(2)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增值税的内容及其作用。(4)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及其作用。(5)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行为表现。(6)理解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税收的基本特征和违反税法的表现,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及比较分析的能力;能够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表现并了解相应的法律处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理解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这是爱国的体现;牢固树立自觉纳税光荣的观念,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自主学习一、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 (主体)为 (目的),凭借 (手段)依 (依据)取得 的基本形式(地位)。 2.税收的基本特征(1)特征:税收具有 、 和 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2)税收的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① 无偿性要求它必须具有 ; ② 强制性是 的保障; ③ 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税收必须具有 。 3.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 、 、财产税和 五大类。目前在我国, 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1)增值税① 含义:以生产经营中的 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② 征收增值税的意义: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2)个人所得税① 含义:是国家对 征收的一种税。 ② 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征收个人所得税是 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 、实现 的有效手段。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必要性(1)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我国税收是 、 。税收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 (2)从我国税收的作用看,税收是国家实现各项职能的 。 (3)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 ,自觉诚信 。 2.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1)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 、 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2)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 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指纳税人用 方法获得国家税收 的行为。 (4)抗税:指纳税人以 、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比较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行为比较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异含义手段表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