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二(必修*4)政治自主探究学案 10.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习目标】1、识记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概念,并理解两者的辩证关系。2、识记和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概念,并掌握两者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学习重难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材料分析】材料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材料二、(影视剧-康熙王朝 陈道明) 今儿个是什么日子,去,把老祖宗的大铜碗给朕拿来。——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艰难险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庄太后,朕想你呀!——还有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敬给今天赴宴的老同年们。六十年来,是你们辅佐朕保国平安,你们俯首农桑,致使大清百业兴旺。君,臣,民三者同德呀!没有你们,记着,便没有今日的大清,朕在这儿谢谢你们啦!满上。——这第三碗酒,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噢!还有那个朱三太子,啊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呀!啊,他们早就了朕哪!是他们逼着朕立下这丰功伟业!朕恨他们,也敬他们。哎!可惜呀!他们都死了,朕寂寞呀 ! 朕不祝他们死得安 宁,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一、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课本,谈谈你对“矛与盾”,的看法是什么?二、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及研究这个观点及理论?三、 我们生活中需要如何对待此观点?【知识框架】高 二(必修 *4 ) 政治技能训练学案 【基础题组】1.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 ) ① 失败是成功之母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③刻舟求剑 ④居安思危⑤固步自封,夜郎自大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2.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 ) A.量体裁衣 B 因材施教 C.积劳成疾 D.居安思危3.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4.矛盾着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是( )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多数情况下是有条件的 D.多数情况下是无条件的 5.“我们嘲笑别人的缺陷,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我们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