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与乞丐服——示范效应 以前裤子上有洞,是贫穷的象征,而现在却成了时尚的标志,这种变化来源于“粉丝”们对明星的追捧。 “明星”是活跃在影视、歌坛及大小媒体圈内的重要人物,他们就像颗颗璀璨的星星,在众多“粉丝”的吹捧下显得更加耀眼。 有这样一个关于明星的故事。 一天,某明星应邀参加某栏目演出,由于特殊原因而迟到了,当主持人宣布由他出场的时候,他匆忙中才发现自己的裤子上刮破了一个大洞,但来不及多想,他依然充满自信地走上台去。一首歌完毕,他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衣服的状况,专注用心地和观众作着交流和互动,不时地引起台下观众热情的掌声。 最终,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演出非常成功,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衣服上的洞也成为“粉丝”们的新宠,一些痴迷的观众为了效仿他的服装,还故意将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剪出破洞。精明的商家瞄准了这个有利的商机,顺应歌迷们的心愿,迅速推出了带着“破洞”的服装,并美其名曰“乞丐服”。于是,一股乞丐服的风暴汹涌而来,购买乞丐服的人络绎不绝,以青年人居多。 那位明星没有想到自己一次无意的错误,竟能引起如此大的市场波动,而歌迷们更没有想到也不可能知道的是,自己的这种消费时尚竟来源于偶像的一个意外疏忽。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商家高价邀请明星作自己产品代言人的特殊用意了。“明星”成了通向消费者的桥梁、连接消费者的纽带,是商家促进销售的“法宝”。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其实这些商家利用的是“示范效应”(model effect)。 示范效应,即向别人学习的现象。它实际是出于动物的本能(包括高级动物人和普通动物)。比如,猴子喜欢吃桃子,可是它们从来都不会洗桃子。人们找一个小猴子并教会它吃桃子之前先把桃子洗干净再吃。一段时间以后,再把这个小猴子放进猴群,当它吃桃子的时候就会先洗干净再吃,可结果其他猴子不仅不学它的方法,反而还会排斥它。人们又找了一个猴王,教它吃桃子之前先洗干净。之后再把这个猴王放回猴群,这时情况发生了变化:众猴子纷纷效仿,洗完桃子再吃成为了猴子世界的一种时尚标志。人类的示范效应正是根源于这种动物本能,并由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渐渐演变形成。示范效应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 早在古代,就可以找到示范效应的范例。春秋时期,楚王喜欢身材纤细的女子,于是后宫的众多佳丽为了得到楚王的宠爱而纷纷节食,力争做最苗条的宫女,最后的结果是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这个“楚王好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