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思考 052:88 个中央部门已公开部门预算新华网北京 5 月 21 日电 2011 年无疑是我国财政预算公开大踏步向前迈进的一年。财政部 21 日宣布,截至 5 月 20 日,报送全国人大审议预算的 98 个中央部门中,已有 88 个公开了 2011 年部门预算。与去年全年 75 个中央部门公开部门预算相比,今年公开部门数量明显增加,公开时间进一步提前,公开内容更加细化。一、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权和监督权。从年初政府提出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到近期明确公开“三公”经费的时间表,表明中央治理“三公消费”的决心越来越坚定,有力回应了社会公众的呼声。同时财政预算和决算公开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2、我国公民依法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从年初政府提出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到近期明确公开“三公”经费的时间表,表明中央治理“三公消费”的决心越来越坚定,有力回应了社会公众的呼声。这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公布中央部门预算和决策,体现了依法行政,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4、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它要求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预算报告是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编制的,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政府向全社会公开预决算报告,并不断细化公开内容,无疑会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和财政资金的使用透明度,能更好让百姓监督政府开支。这样做,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新华网北京 5 月 21 日电(记者 韩洁)2011 年无疑是我国财政预算公开大踏步向前迈进的一年。财政部 21 日宣布,截至 5 月 20 日,报送全国人大审议预算的 98 个中央部门中,已有 88 个公开了 2011 年部门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