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法》能杜绝“被精神病”? 李启东本是辽宁一小学教师,多年前因地方政府强征“公粮”时与政府人员发生冲突,在网上发帖,不久以“扰乱社会秩序罪”被拘留,并被所在学校调离。李不服,不断申诉,后被鉴定为“偏执型人格障碍,躁狂发作”,并被强制送往安康医院进行治疗。在治疗协议上签字的不是他的家人,而是教育局局长。 如今,李启东已入院半年多,期间院方多次上报表示他病情好转,可以出院,但一直没获得办案单位的批准。6 月 20 日,李启东乘家属来探视的机会,用家人手机给律师打通电话,希望能想办法把他从医院救出来。 10 天前的 6 月 10 日,与李启东有类似经历的“飞越疯人院”主角徐武出院。就在同一天,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外发布了我国《精神卫生法(草案)》全文(以下简称《草案》),面向社会各界征集草案修改意见。 《精神卫生法》能否改变李启东的命运?这部法律能否在保障精神病人权利和公共安全的同时,杜绝正常人“被精神病”?在《草案》征求意见期间,各界人士对此讨论热烈。精神病是否应纳入医保 面对日益庞大的患病群体及有关“被精神病”、“精神病院乱收治”等问题的报道屡见报端,国内出台《精神卫生法》的呼声越来越高。从 1985 年我国着手起草《精神卫生法》至今,这部延续了 26 年、先后十易其稿却始终呼之不出的法律草案终于与大众见面。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栗克清说,我国有重性精神病患者 1600 万人,但精神科医师仅有两万人,精神病的病床数为 20 万张,近 70%左右的重性疾病患者没有得到规范化治疗。“《精神卫生法》的出台,既是为了保障精神病患者群体利益,也是考虑社会安全近些年,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在社会上流浪,以暴力手段伤害他人、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精神病尚未纳入医保,这是精神病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的重要原因。浙江省精神卫生办公室主任石其昌建议,把精神病人全部纳入城市医保,由政府埋单。但目前的《草案》没有涉及这个问题。 对于饱受诟病的“被精神病”的问题,栗克清认为,这不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法制问题、社会问题。他建议政府加大对精神卫生的财政投入,加强监管,这样才能确保精神障碍患者得到适宜和必要的治疗,并通过监管来排除乱收治的行为。“精神卫生机构只有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让公众满意和放心。” 栗克清非常赞成《草案》规定的“各级政府把精神卫生工作的经费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