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思考 073:第 21 届"书博会"在哈尔滨盛大举行 人民网哈尔滨 5 月 28 日电(记者袁泉)今天上午,来自上海、江苏、港澳台地区 36 个省市地区近出版集团代表近 10 万人,携 30 余万种图书参加第 21 届书博会开馆仪式。本次书博会共设立展位 4000 个,其中各省(市、区)展团展位 1400 余个,民营展位 1400 个,专题展区展位近 300 个,零售区展位 800 余个,展示展览总面积达 6.3 万平方米,将展出各类出版物 30 余万种,其中新书和重点图书占 60%以上。为了更好的展示龙江形象,在多项饱含黑土地文化特点的大型活动也将穿插在图书展览期间举行。一、文化生活角度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又有重要的反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来自上海、江苏、港澳台地区 36个省市地区近出版集团代表近 10 万人,携 30 余万种图书参加第 21 届书博会,这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2、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入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近几届书博会来看,全国书博会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已经成为展示出版业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推动举办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3、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促进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整合,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使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书博会的举办是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能够推动举办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4、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来自上海、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