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宗旨决定的。 2.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3.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三者间的联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5.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7、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基本内容(特点) 8、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绝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课前预习案】一、复习教材 P62—71,完成优化方案之考点内容解读二、熟记以下重点知识: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及其关系3、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5、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6、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现行的政党制度三、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四、我国困惑:【课内探究学案】一、自主探究*判断1、中国共产党行使政府职能。2、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3、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4、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5、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6、中国共产党执政是通过行使国家权力实现的7、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共同之处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8、在经济建设中应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党有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9、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的民主党派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1:(2011 海南)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 年 7 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指导原则。2010 年 10 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召开各种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对国务院编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讨论修改。规划纲要草案于 2011 年 3 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讨论,根据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做了 38 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