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超级女声“超级女声”如何成就青少年的“超级梦想”2005年的夏天,打开电视机,各类形形色色的“明星制造赛”就争先恐后地挤进视野。 “我型我秀”、“超级女声” ……为了迎合少男少女们一夜成名,跻身偶像歌手的梦想,电视屏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选秀”节目。主办方宣称举办目的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和实现梦想的机会。那么,怀揣着希望的年轻人的“超级梦想”是否就能由此顺利实现呢? 娱乐化电视节目将少男少女引向何方? 如今,随着各类大众参与性选秀节目的热播,反映出目前中国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也迎合了社会的一种需求。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欧阳宏生认为,这类选秀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大众参与性,它虽然是非主流节目,但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电视节目娱乐化也是中国电视的一个发展过程,但这类节目要克服庸俗化和粗糙化,并且应该主重提高节目的文化品味,以避免在青少年一代中产生不良影响。 四川大学新闻系教授秋沛篁认为,电视娱乐类节目是变化最快的,每个产品的推出其实都体现着理念的更新,平民造星的“真人秀”类娱乐节目成为今日电视屏幕的主角。 当少男少女们载歌载舞地冲向舞台中央的过程中,热心于“全民娱乐”的电视台也在清点自己的收获。根据央视-索福瑞调查统计得出,“超级女声”白天时段收视份额最高值突破10%,居31个城市同时段播出节目收视份额第一。根据官方网站资料,2005年“超级女声”总决赛的广告报价为15秒插播价11.2万元;而央视一套的3月报价,最贵的电视剧贴片的15秒价也只有11万。通过“超级女声”节目,湖南卫视突破了省级卫视频道比央视低的广告心理价位。 面对各电视台针对年轻人推出的愈演愈烈的“真人秀”娱乐节目,专家和媒体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给年轻人提供舞台与未成年人保护。“超级女声”选手的低龄化是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焦点。去年,年仅15岁的张含韵一夜成名,成为无数同龄少女的偶像。据媒体报道,每个赛区在报名时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逃课参加。批评的观点认为,“超级女声”直接侵入“未成年人”与“教育”这两个向来被社会视为“必须固守”的领域。这个节目锁定15岁至17岁的女孩为参赛主体,是制造“美国偶像”的福克斯公司不可想象的,因为美国的法律有严格的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参与商业性演出活动,即便我国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权利也必须受到监管和保护,这是不能回避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