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内部的压强探究活动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初中物理实验目的:了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分布,理解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实验材料:水桶、水、细管、压强计、刻度尺、量角器、实验架。实验步骤:1、将水桶放在实验架上,加水至适当高度。2、用细管将压强计底端通到水中。3、保持压强计杆与水平面垂直,读取压强计显示数据,记录深度 h 和压强 P。4、在不同深度重复第 3 步的操作记录压强 P 和深度 h 的数据。5、用刻度尺测量压强计杆底端到水平面的距离。6、用量角器测量压强计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 θ。7、计算每一深度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P=hρg+P0,并绘制 P-h关系曲线。实验注意事项:1、保持压强计杆与水平面垂直。2、尽量减小压强计杆的直径,以减小杆与水之间的阻力。3、记录实验数据应准确无误。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实验,我们得出的 P-h 关系曲线如下:从上图可以看出,P-h 曲线基本是一个直线,在近似的假定下,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变化规律:液体内部任何一点的压强与该点的深度成正比。也就是 P∝h。由此,我们知道在液体内部,各处压强不相同,压强最大的地方处于液体最下面,压强逐渐变小,最终为零。液体内部的压强分布规律可以用 P=hρg+P0 表达,其中 ρ 是液体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P0 为液体表面处的压力。实验结论:液体内部各处压强不相同,压强最大的地方处于液体最下面,压强逐渐变小,最终为零。液体内部的压强分布规律可以用P=hρg+P0 表达,其中 ρ 是液体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P0 为液体表面处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