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的发现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阴极射线及电子发现的过程2.知道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的实验及理论推导(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初步了解原子不是最小不可分割的粒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 解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辩证发展的过程.根据事实建立学说,发展学说,或是决定学说的取舍,发现新的事实,再建立新的学说.人类就是这样通过光的行为,经过分析和研究,逐渐认识原子的。教学重点 阴极射线的研究教学难点 汤姆孙发现电子的理论推导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和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很早 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一种不可再分割的粒子。这种认识一直统治了人类思想近两千年。直到 19 世纪末,科学家对实验中的阴极射线深入 研究时,发现了电子,使人类对微观世界有了新的认识。电子的发现是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物理学三大发现之一。(二)进行新课1.阴极射线讲述:气体分子在高压电场下可以发生电离,使本来不带电的空气分子变成具有等量正、负电荷的带电粒子,使不导电的空气变成导体设疑:是什么原因让空气分子变成带电粒子的?带电粒子从何而来的?科学家在研究气体导电时发现了辉光放电现象。史料:1858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较早发现了气体导电时的辉 光放电现象。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研究辉光放电现 象时认为这是从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引起的。所以他把这种未知射线称之为阴极射线。对于阴极射线的本质,有大量的科学家作出大量的科学研究,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1)电磁波说:代表人物,赫兹。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过程。(2)粒子说:代表人物,汤姆孙。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高速粒子流。思考: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阴极射线的研究,能通过实验现象来说明这种射线是一种电磁波还是一种高速粒子流。如果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就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电磁波,如果出现其他什么样的现象就可以认为这是一种高速粒子流,并能否测定这是一种什么粒子。2.汤姆孙的研究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从高压电场的阴极发出的阴极射线,穿过 C1C2后沿直线打在荧光屏 A'上。(1)当在平行极板上加一如图所示的电场,发现阴极射线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向下偏,则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