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作用6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在“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王超同学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误把弹簧的总长度作为横坐标描点作图,其他步骤都正确,则作出的图象应是( )解析:设弹簧原长为 l0,由胡克定律知,弹簧长度 l 与弹力 F 之间满足 F=k(l-l0),即弹力 F与弹簧长度 l 成线性关系,且当 l=l0时,F=0,故 C 正确.答案:C2.(2015·四川卷)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 1 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 l1,如图 1 所示,图 2 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 1 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 l1=_______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 2 个、3 个、4 个、5 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 50 g,挂 2 个钩码时,弹簧弹力 F2=_____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 g=9.8 m/s2).要得到弹簧伸长量 x,还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作出 F-x 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图 1 图 2解析:最小分度是 1 毫米的刻度尺,应估读到 0.1 毫米,故读数为 25.85 cm;F2=2mg=2×0.050×9.8 N=0.98 N;本实验是“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故还需要测量弹簧原长.答案:25.85 0.98 弹簧原长3.由实验测得弹簧弹力 F 与长度 l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弹簧的原长 l0=________cm,劲度系数 k=________N/m.解析:由图象可知弹力 F=0 时(弹簧处于原长),弹簧原长为 15 cm;由 F=kx 可得:k== N/m=3 000 N/m.答案:15 3 0004.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 A 点,另一端 B 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 P对应刻度如图乙中 ab 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 点对应刻度如图乙中 cd 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 50 g,重力加速度 g=9.8 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________cm.解析:对钩码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mg=kΔx,k==N/m=70 N/m.挂三个钩码时,可列方程(m+m+m)g=kx′,Δx′==m=21×10-3 m=2.10 cm.答案:70 2.105.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钩码,实验测出了钩码质量 m 与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