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光的波粒二象性一、康普顿效应1.光的散射光子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2.康普顿效应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 X 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 X 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 λ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 λ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3.康普顿效应的意义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4.光子的动量(1)表达式:p=.(2)说明:在康普顿效应中,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 ,光子的动量变小.因此,有些光子散射后波长变大.二、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2)光子的能量 ε=hν,光子的动量 p=.(3)光子既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的特征;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2)光子的能量与其对应的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描述波动性特征的物理量,因此 ε=hν 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3)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4)光在传播时体现出波动性,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体现出粒子性.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三、光是一种概率波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亮纹的地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纹的地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所以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即光波在某处的强度代表着光子在该处出现概率的大小.在生活中我们会拍很多照片,通常我们都认为,这是由人和景物发出或反射的光波经过照相机的镜头聚焦在底片上形成的.实际上照片上的图像也是由光子撞击底片,使上面的感光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下图是用不同曝光量洗印的照片,请你根据自己对光的理解作出说明.用不同曝光量洗印的照片提示:光是一种概率波,在照片的有些地方光子出现的概率大,有些地方光子出现的概率小.在曝光量很小的情况下,在照片上出现的是一些随机分布的光点,随着曝光量的增大,图像逐渐清晰起来.考点一 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假定 X 射线光子与电子发生弹性碰撞,这种碰撞跟台球比赛中的两球碰撞很相似.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一个 X 射线光子不仅具有能量 E=hν,而且还有动量.如图所示.这个光子与静止的电子发生弹性斜碰,光子把部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