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一、考点突破:知识点考纲要求题型说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1.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守恒条件;2.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应用。选择题计算题属于高频考点,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守恒量之一,重点考查守恒条件,及利用守恒条件和表达式分析物体及物体系的运动情况。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式及其适用条件。难点: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运动过程。一、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1. 重力做功的特点(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2)重力做功不引起物体机械能的变化。2. 重力势能(1)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2)表达式:Ep=mgh。(3)矢标性:重力势能是标量,正负表示其大小。3.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1)定性关系: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就减少;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就增加 。 (2)定量关系: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 WG=-()=- ΔEp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 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会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要点阐述】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2.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及应用Ⅰ. 守恒观点(1)表达式:或 E1=E2。(2)意义:系统初状态的机械能等于末状态的机械能。【重要提示】要先选取零势能参考平面,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必须选取同一个零势能参考平面。Ⅱ. 转化观点(1)表达式:ΔEk=-ΔEp。(2)意义: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时,系统增加(或减少)的动能等于系统减少(或增加)的势能。Ⅲ. 转移观点(1)表达式:。(2)意义:若系统由 A、B 两部分组成,当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时,则 A 部分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 B 部分机械能的减少量。【规律总结】减少量=初态-末态;增加量=末态-初态例题 1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 θ=3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高为 H,斜面顶点有一定滑轮,物块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m1和 m2,通过轻而软的细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开始时两物块都位于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H 的位置上,释放两物块后,A 沿斜面无摩擦地上滑,B沿斜面的竖直边下落,若物块 A 恰好能达到斜面的顶点,试求 m1和 m2的比值。(滑轮质量、半径及摩擦均可忽略)思路分析:从运动的开始到 B 落地,对于 AB 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