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 动能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动能的概念:(1)知道什么是动能。(3)正确理解和运用动能公式分析、解答有关问题。2.掌握动能定理:(1)掌握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的计算,理解“代数和”的含义。(2)理解和运用动能定理。二、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重点是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2.动能定理中总功的分析与计算在初学时比较困难,应通过例题逐步提高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能力。3.通过动能定理进一步加深功与能的关系的理解,让学生对功、能关系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这是本节的较高要求,也是难点。三、教具投影仪与幻灯片若干。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初中我们曾对动能这一概念有简单、定性的了解,在学习了功的概念及功和能的关系之后,我们再进一步对动能进行研究,定量、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及其与功的关系。(二)教学过程设计1.什么是动能?它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主要是初中知识回顾,可请学生举例回答,然后总结作如下板书: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下面通过举例表明:运动物体可对外做功,质量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也越强。所以说动能是表征运动物体做功的一种能力。2.动能公式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如何呢?我们知道,功与能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做功来研究能量。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运动而具有动能。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个途径研究一个运动物体的动能是多少。用投影仪打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用心 爱心 专心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原来静止,质量为 m,此时动能是多少?(因为物体没有运动,所以没有动能)。在恒定外力 F 作用下,物体发生一段位移 s,得到速度 v(如图 1),这个过程中外力做功多少?物体获得了多少动能?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 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用 Ek 表示动能,则计算动能的公式为:EK=1/2mv2由以上推导过程可以看出,动能与功一样,也是标量,不受速度方向的影响。它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焦耳(J)。一个物体处于某一确定运动状态,它的动能也就对应于某一确定值,因此动能是状态量。3.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的推导 将刚才推导动能公式的例子改动一下:假设物体原来就具有速度 v1,且水平面存在摩擦力 f,在外力 F 作用下,经过一段位移 s,速度达到 v2,如图 2,则此过程中,外力做功与动能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呢? 利用幻灯片给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