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储油罐罐顶结构及防雷安全措施原理根据储油罐罐顶的结构不同可分为固定顶和活动油罐两类。固定顶油罐包括桁架锥顶罐、拱顶油罐;活动顶油罐则包括无力矩油罐、浮顶油罐和内浮顶油罐。 (1)桁架式锥顶罐:其罐顶结构呈圆锥形,过去曾在我国大量建造,由于其结构较复杂,备料、施工均不方便,耗钢多,且耐压低,现已很少再建。 (2)无力矩顶油罐:其顶部结构呈扁“人”形,中间由立柱支撑,因其顶部易积水而腐蚀,操作使用不太安全,目前亦已不再建造。 (3)拱顶油罐:罐顶为球缺形,球缺半径一般为油罐直径的 1.2倍。拱顶本身是承重构件,有较大的刚性,还能承受较高的内压,有利于降低蒸发损耗。 拱顶罐的设计一般为:正压:1.96kPa;负压:0.49kPa。 (4)(外)浮顶油罐:浮顶(又名外浮顶)油罐主要有一个浮盘覆盖在油面上,并随着油面的升降而升降。由于浮盘与油面间几乎不存在气体空间,因此可以大大减油品蒸发损耗,还可提高储油的安全性,由于该类罐易受尘埃、雨水积聚,甚至污染油品。故常用以储存原油。 (5)浮顶油罐:由于它有固定顶盖的遮挡,浮盘上不会积聚雨水,而且可以避开尘埃、风沙对油品的污染。由于内浮顶油罐具备拱顶油罐和浮顶油罐的优点,因而广泛用来储存汽油、煤油、溶剂汽油、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等。 储油罐防雷安全措施原理如下: a) 防雷设备避雷针。避雷针下端的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焊接, 该引下线如采纳圆钢, 直径不得小于 8 mm, 如采纳扁钢, 厚度不得小于4 mm, 截面积不得小于 48 mm2,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10Ω。 b) 单避雷针保护范围, 从针的顶点向下作 45°的斜线, 构成椎形保护空间的上部 45°的斜线在 0.5h 处转折, 与地面上距针底各方向 1.5h 处相连接, h 表示避雷针的高度( m) 。其转折点以下的斜线, 即构成保护空间的下半部。假如用公式表达, 则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 r =1.5h( m) 。在储油罐保护高度 hx=23.5m 的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 rx 按下式计算: 当 hx≥0.5h 时, rx=(h- hx)P 当 hx<0.5h 时, rx=(1.5h-2hx) P 式中: P---高度影响系数; 当 h≤30m, P=1; 当 30m< h≤120m, P=5.5/ !h 。 c) 对直击雷防护。当特别大的雷电流通过接地线引至接地装置泄入大地时, 在避雷针上将形成极高的电位, 放电过程可能产生反击电压或跨步电压。对于反击电压的防止, 是降低接地电阻和保证避雷针与设备之间有足够的距离, 其空间距离不应小于 5 m。 d) 避雷针安装在罐区周边, 且高于罐高 2 倍,远距罐体 30 m 至40 m 范围是防雷主要区域。从雷击储油罐分析, 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避雷措施来保护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