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措施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关系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一家银行能否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否有持久的竞争力,风险管理水平是一个根本的制约因素。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进展史看,因风险管理不当、资产质量低下而倒闭、被政府接管的银行不乏其例。这些方面的案例警示我们,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成败及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风险管理能力构成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根本,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一、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当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不断增强。由于受到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必定会会存在特别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尽快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和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的相关规定,健全的风险管理理念要包括下述几方面内容:1 一致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其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进展目标相一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银行进展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股东的效益,而进行风险管理则是为了减少失败的概率,降低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确保银行实现更多的利润。由此可见,银行的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进展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全面性理念。即银行首先应确保其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一切风险,即所有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在全面性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于新产品、新业务,银行应确保这些产品、业务在被引进之前就已经制定出适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即人们常说的“制度先行”。3.独立性理念。即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之间、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要相对独立。独立性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楚、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清楚的职责划分是确保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4.权威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具备高度权威性,尽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确保其客观性和公正性。银行的风险管理必定会要渗透到业务部门的运作中,因而很容易受到抵触。假如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强于业务部门的权威性,风险管理工作将难以顺利执行下去,必要的监督可以确保各个岗位职责的充分实现。5.互通性理念。要求银行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而在银行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