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脚步——“国培”学习总结 今年暑假就得到了这个惊喜的消息——10 月份参加在郑州师院进行的为期三个月的“国培”!应该说,我还算是一个有进取心的老师,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在教学上做出些什么,也能在教学生涯中留下些什么。虽然已经工作了将近 20 年,还是一个默默无闻平常的小老师,可是这个梦想还是那么地强烈。直面学历低下的自己,一直对自己所拥有浅薄的知识而不安,一直渴望有出外学习的机会,希望自己能有所收获。对于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在出发之前就反复告诫自己: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必须不虚此行!怀揣着产生于昔日但今日还很清楚的梦想,我在 XX 年 10 月 11 日离开家,坐上开往郑州的火车,迈开了追梦的脚步。 一、用“化缘”的心态来学习。 读到一个朋友空间里的一篇文章,讲一个高僧四处漂流化缘。一日他来到一个寺院,要听方丈讲禅。方丈先给他倒茶,茶杯满了,茶水已经溢出来了,可是方丈仍不停往杯子里倒茶。这个茶壶是个宝壶,茶水永远不完。这个高僧突然醒悟,倒去已经斟满的茶水,又连喝了三杯,起身告辞。其他僧人不解,方丈笑着说:他明白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已有的一点东西假如装满了自己的心里,就如同那茶杯一样,什么水都装不下。他明白了,要想装下水,就必须让茶杯空。既然是来化缘,你看人家端起茶杯,满满地喝了三杯,我已经给他讲了禅,他已经从我手里把缘化走了。 我们来学习,就应该抱着“化缘”的心态,虚心地悦纳一切。我庆幸自己大体上是怀着像这个化缘的僧人最后的态度一样来师院里学习。 在前一个多月的理论学习期间,我专心地听每一个教授的每一个讲座,仔细记下他们所说的对我打动很深的每一句话。我深知自己的心理学、教育学这些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缺失,更是极度仔细地听取了仅有的两节心理学知识的讲座。在听课的过程中,我鼓足勇气,不怕出丑,大胆地发言,讲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问,珍惜每一个和教授、专家学者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就是在当面倾听专家学者教诲中澄清了很多对语文教学的模糊的、肤浅的认识。我还不满足于只听语文学科的讲座,抓住数学班上课时间有时和语文班错开的有利时机,放弃了双休日休息的机会,到数学班听了着名数学教育专家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同样受益匪浅! 在中间一个月的“影子老师”实习期间,我没有缺过一天课,没有请过一天假,严格遵守实习学校出勤要求,根据实习学校正式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