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技术的分类及防雷装置防雷技术的分类及防雷装置一、防雷技术的分类防雷主要分为:外部防雷、内部防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1、外部防雷:针对直击雷的防护,不包括防止外部防雷装置受到直接雷击时向其他物体的反击。2、内部防雷:包括防雷电感应、防反击以及防雷击电涌侵入和防生命危险。3、防雷击电磁脉冲:对建筑物内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防雷电流引发的电磁效应,包含防经导体传导的闪电电涌和防辐射脉冲电磁场效应。二、防雷装置建筑物防雷装置是指用于对建筑物进行雷电防护的整套装置,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1、外部防雷装置:指用于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l 接闪器接闪杆(以前称避雷针)、接闪带(以前称避雷带)、接闪线(以前称避雷线)、接闪网(以前称避雷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均为常用的接闪器。原理:接闪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标高,把雷电引向自身,起到拦截闪击的作用,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保护被保护物免受雷击。保护范围:按滚球法确定。假设以一定半径的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此时对应的球面线即是保护范围的轮廓线。滚球的半径按建筑物防雷类别确定,一类为 30 米、二类为 45 米、三类为 60 米。l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圆钢或扁铁等金属导体,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边沿不宜小于 3m。l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防雷接地电阻通常指冲击接地电阻,它一般小于工频接地电阻(这是因为极大的雷电流自接地体流入土壤时,接地体附近产生强大的磁场,击穿土壤并产生火花,相当于增大了接地体的泄放电流面积,减小了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越高,雷电流越大,以及接地体和接地线越短,则冲击接地电阻减小越多。独立接闪杆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Ω,附设接闪器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Ω。为了防止跨步电压伤人,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和人行道不应小于 3m。2、内部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由屏蔽导体、等电位连接件和电涌保护器等组成。对于变配电设备,常采纳避雷器作为了防止雷电波侵入的装置。n 屏蔽导体通常用电阻率小的良导体材料制成,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