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脑卒中引起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与受累脑血管的血供区域一致,但出现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时,如心跳骤停引起的全脑缺血,则不属于脑卒中的范畴。二、预防脑卒中从什么时间开始?预防脑卒中要从幼年开始。因为,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往往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加重,主要与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过高、高塘饮食导致幼年肥胖有关。高脂血症和肥胖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从幼年开始,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养成不偏食、不过量饮食的习惯;积极主动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极为有益。三、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预防脑卒中?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 10 点:(1)饮食要清淡(2)适量增加体力活动,不要超量活动(3)克服不良的嗜好,如戒烟、限酒、久坐等(4)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5)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便秘(6)注意气候变化(7)每天饮水要充足(8)看电视、上网不要太久(9)保持情绪平稳(10)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四、脑卒中发病与季节有什么关系?脑卒中在春、夏或秋、冬季节变化时容易发作。每年进入冬季,只要气温一下降,不少老年人就会因防备不及而发生脑卒中等疾病。天气变冷时特变是冬春季节,气温偏低,人体血管收缩明显,血压增高,危险因素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夏季天气较热,血管相对处于扩张状态,一般人认为发生脑卒中的几率会减少,其实也不尽然。当气温较高时,人体大量出汗以降低体温,水分消耗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血液浓缩相对粘稠,血流减慢,也容易诱发脑卒中。所以,尤其是对有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在冬季的时候要注意保暖,常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晒晒太阳,天冷时减少户外活动。夏天时要避开大量出汗,并要及时补水。五、心理问题对脑卒中有什么影响?患有脑卒中的人在其致病的因素中,心理问题占主因并已超过生理原因。并且,心理疾病会诱发或加重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心理状态不正常的人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频频给脑垂体以不安的刺激,致使它发生各种偏激过敏的信号,扰乱内分泌的良好均衡状态,易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心理专家提醒,预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