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课题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课时1 课时考点、知识点1. 能利用求速度。2. 能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学习目标1. 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和计算加速度2.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3. 通过介绍原理和操作,让学生掌握逐差法、用瞬时速度、图像法求解加速度的方法。重、难点重点:1.实验装置的介绍以及实验步骤2. 能利用求速度。3.能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难点: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学习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建议教师活动建议调整记录1.实验目的⑴ 利用打点计时器求解小车运动的加速度⑵ 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2.实验原理学生活动:1、认识打点计时器,⑴ 逐差法在第六节,我们证明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差为定值。设加速度为,连续相等的时间为 ,位移差为,则。今天,我们来证明不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为,加速度为。其在 时刻通过的位移为其在时刻通过的位移为其在时刻通过的位移为其在时刻通过的位移为那么,其在第 1 个 内的位移回忆其概念、分类、打点频率、周期、计时点、计数点。2、若前面没有讲解打点 计 时 器 的 , 先 预习。3、学生在草稿上进行推导,分析、归纳。教师创设一个情景: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为,加速度为。,学生演算。其在第 2 个 内的位移其在第 3 个 内的位移其在第 4 个 内的位移则,第 4 个 内的位移与第 1 个 内的位移之差 同理可计算得,以上各式相加可得因此,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每个数据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减少了误差。⑵ 求瞬时速度法教师给出纸带,在教师指导下求出速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第六节,我们讲解了一个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 内的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而在本实验中,(为时间间隔相邻两段内的位移)。求出六个点的瞬时速度后,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求出加速度。3.实验步骤a.如图 1 所示,把一段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号电路。观看 PPT 介绍抽两名同学共同完成介绍实验装置图 1b.把细绳拴在小车上,并在另一端挂上适当的钩码,使滑轮跨过定滑轮,调整装置,使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c.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在其另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d.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