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简谐运动的公式描述》《简谐运动的公式描述》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这堂课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1.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 这堂课我先用多媒体展示简谐运动公式的学习目标。这是采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学习指向学习目标。2. 探究式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尝试 物理课程改革要求一切教学活动以转变学生物理学习方式为切入点,要把更多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把求知作为信息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帮助学生去“发现学习”,培养“问题意识”,让学习者得出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尝试模拟性科学研究活动。这堂课我安排了用图像法研究简谐运动的讨论:教师:我们怎样来研究物体的简谐运动呢?学生:方法1:用公式法研究物体的简谐运动。方法2:用列表法研究。(引导学生讨论公式法与列表法研究简谐运动的特点和局限)教师点拨:由于简谐运动是周期性的往复运动,任一时刻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都在随时间变化,其运动形式是比较复杂的,能否用更直观、更简洁的方式,把它的规律描述出来呢?(引导学生回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各种方法)学生:图像法,画位移与时间图像,画速度与时间图像。师生总结:如何才能画出物体的振动图像。(多媒体展示坐标轴,并引导学生明确坐标系的物理量)这堂课还安排了结合演示实验,探究得到简谐运动的图像:教师介绍沙摆实验仪器,演示分两步做:第一步,沙摆下面塑料纸不动,让沙摆振动,漏出的沙在纸上呈一直线,并且中间细、两头粗,原因是什么?学生:这是由于沙摆在各个不同时刻的位移时漏沙在纸上堆积而形成的。因为端点附近运动速度慢,漏出的沙堆积得多;平衡位置附近运动速度快,漏出的沙堆积得少。教师:那么,如何将不同时刻的位移分别显示出来呢?学生:(思考)可以匀速拉动沙摆下的塑料纸,落在塑料纸的沙流就记录了不同时刻漏斗的位置,显示了各个不同时刻漏斗的位移,这样就可以把不同时刻的位移在塑料纸上显示出来。教师演示后提问:这是一条什么曲线?学生:(惊奇、兴奋地观察、异口同声回答)这是一条正弦曲线(有的说是一条余弦曲线)教师点拨:这个演示实验能否用其它方法来做?(学生思考讨论两分钟,气氛活跃,争先恐后发言,教师适当提示)学生:①用彩色水代替砂;②在摆上装一支蘸有墨水的毛笔,笔尖要细,以减少阻力;③可以把塑料纸竖起来,只要毛笔头的方向转过900或摆球横向喷墨水;④用一次性输液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