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周期和频率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振幅、周期和频率2.理解周期和频率的关系3.知道什么是振动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二、教学重点:1.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2.关于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难点:1.振幅和位移的联系和区别.2.周期和频率的联系和区别.四、教学方法:1.通过分析类比引入描述简谐运动的三个物理量:振幅、周期和频率.2.运用 CAI 课件使学生理解振幅和位移、 周期和频率的联系和区别.3.通过演示、讲解、实践等方法,加深对三个概念的理解.4.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的决定因素.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讲授:前边我们学过了直线运动,我们知道: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描述该运动的物理量有位移、时间和速度,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恒量,描述它的物理量有时间、速度、位移和加速度,而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合外力为回复力的简谐运动,那么描述简谐运动需要哪些物理量呢?2.类比引入我们知道:简谐运动是一种往复性的运动,而我们学过的匀速圆周运动也是一种往复性的运动,所以研究简谐运动时我们也有必要像匀速圆周运动一样引入周期、频率等物理量,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描述简谐运动的几个物理量[板书:振幅、周期和频率]新课教学(一)振幅1.在铁架台上悬挂一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把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拉下不同的距离.2.学生观察两种情况下,弹簧振子的振动有什么不同.3.学生代表答:① 两种情况下,弹簧振子振动的范围大小不同;② 振子振动的强弱不同.4.教师激励评价,并概括板书:同学们观察得很细,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在物理中,我们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强弱.① 振幅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②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③ 振幅的单位是米.5. 取一段琴弦,使其两端固定且被张紧,用实物投影仪进行投影.① 第一次使琴弦的振幅小些,听它发出的声音的强弱;② 第二次使琴弦的振幅大些,听它发出的声音的强弱.比较后,加深对振幅的理解.6.用投影片出示问题,振幅和位移有什么区别?用心 爱心 专心①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弹簧振子所做的振动,并用 CAI 课件模拟该运动.② 学生观察上述运动,并总结振幅和位移的区别和联系.③ 学生代表答:a.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而位移是振动物体所在位置与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b.对于一个给定的振动,振子的位移是时刻变化的,但振幅是不变的.c.位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