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四川省三台中学李明内容摘要:本文从理论上针对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征、设计策略和实施步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目的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关键词: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实施,实施课堂的方案,就必须以教学为基本途径。现代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的发展,而衡量多元智力的标准是:能否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核心。因此,探究式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备受人们的关注。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可充分表现出: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等特点,它将在现代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并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一. 探究式的概念和特征1.探究式教学的概念“探究”在《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因此探究式学习可定义为:学生在学科领域或活动实践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实践操作、总结交流等到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是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三大目标。所以在探究过程中,要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家学术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践操作、调查研究、搜集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到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就叫探究式教学。2.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探究式教学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问题性问题性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能否能否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恰当的问题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思考的冲动,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探究式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2.过程性过程性是探究式教学的重点。爱因斯坦说:“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受不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