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定义。2、tWP ,FvP 的运用(二)过程与方法1、tWP 通常指平均功率,0t为瞬时功率2、FvP ,分析汽车的启动,注意知识的迁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科学的价值观。★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灵活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工具投影仪、投影片、录相资料、CAI 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不同的物体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可能不同,或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可能不同。也就是说做功存在着快慢之分,那么,怎样描述做功的快慢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问题。(二)进行新课1、功率教师活动:一台起重机能在 1min 内把 1t 的货物提到预定的高度,另一台起重机只用 30s 就可以做相同的功。两台起重机谁做功更快?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做功快慢的?学生活动:稍作思考回答,后一台起重机做功更快。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教师活动:一台起重机能在 1min 内把 1t 的货物提到预定的高度,另一台起重机用30s 把 0.4t 的货物提到预定的高度。两台起重机谁做功更快?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做功快慢的?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教师活动:倾听学生回答,点评。投影问题:力 F1 对甲物体做功为 W1,所用时间为 t1;力 F2 对乙物体做功为 W2,所用时间为 t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A.W1=W2,t1>t2 B.W1=W2,t1<t2C.W1>W2,t1=t2 D.W1<W2,t1=t2点评:上述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的问题学生都能作出判断,其实都是根据 W/t 这一比值进行分析判断的。让学生把这个意思说出来,然后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总结:做功快慢的比较有两种方式:一是比较完成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另一是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的功。在物理学中,一个力所做的功 W 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 t 的比值 tW,叫做功率。用P 表示,则tWP 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上式是功率的定义式,也是功率的量度式,P 与 W、t 间无比例关系,做功的快慢由做功的物体本身决定。根据这一公式求出的是平均功率,同时这个公式变形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