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采莲曲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异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快,赞美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以下是整理的采莲曲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采莲曲》教案 1.通过诵读,感知体会诗歌的形式美与音乐美。 2.通过学习,把握诗歌意境美。 3.理解诗人在种种意象之中所蕴涵的情感与所寄予的理想。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 年)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安史之乱后,回到家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他擅长把错综简单的大事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考。他的边塞诗布满了乐观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真诚深厚见长。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的存在。 假如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消逝,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美丽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一般的比方;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芙蓉向脸两边开 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明丽犹如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方也不算新奇。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方,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艳丽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小总结 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艳丽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实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