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 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启示(全文)CDIO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张以产品研发的 CDIO 全过程,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载体,培育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个人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与沟通沟通、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等四个层面的能力。CDIO 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高职教育开放性的办学特点一致;其模式多样,这与高职教育模式多样化相吻合。本文把 CDIO 教育理念中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融入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打造一个应用平台,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来,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1CDIO 教育概念的引入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能力和计算机文化素养已经成为大部分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就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设置的。 然而,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理论课授课采纳计算机+大屏幕的形式下,老师讲解的内容多、进程快,课堂 50 分钟几乎全都交给了老师,学生完全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实验课多是验证性实验,而不是制造性的,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理想。 而 CDIO 认为,学生在工程教育中既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掌握集社会、科技、经济、人文为一体的大系统的适应与调控能力,培育的学生具备终生学习和团队沟通能力,有专业技能和工程能力、有社会意识和敏锐性,使学生能够在工作的团队中发挥作用,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和系统,成为具有文化素养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型人才。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引入 CDIO,既可以使学生参加课程目标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能力、创新能力,是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又一有效途径。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追求进行课程学习,以个人能力(自主、创新)、人际沟通、协同工作能力培育为目标,着重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编写和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科学的专业内容为载体,以案例教学为手段,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2CDIO 教学案例设计 根据 CDIO 的教育理念,把《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目标分为四部分,即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素养目标。 2.1 教学案例设计 根据以上的目标,以潍坊职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