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 在神经感染中的作用 本文作者:赵丽丽 1,2 赵平森 2,3 齐瑛琳 1,2 梁红茹 1,2 金宏丽 1,2 梁萌 1,2 王化磊 2 杨松涛 2 夏咸柱 2 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农学部畜牧兽医学院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讨论所 3.中国医学科学院 小胶质细胞的来源 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丰富,占神经胶质细胞的5%~20%。目前关于小胶质细胞的起源尚有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小胶质细胞来源于骨髓单核细胞,在出生后早期进入脑,再转化成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是一种特别的巨噬细胞,因其与巨噬细胞在功能和形态学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根据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将其分为阿米巴样(amoeboid)小胶质细胞、分支状(ramified)小胶质细胞和反应性(reactive)小胶质细胞。这3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反应了小胶质细胞的功能状态。因此,这3种形态的细胞又分别被称为吞噬性、静息的以及激活的小胶质细胞[1]。 小胶质细胞的功能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单核吞噬细胞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吞噬病原体、分泌细胞因子以及提呈抗原等典型的巨噬细胞功能[2]。小胶质细胞在脑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发挥神经元调控和促进神经元亚群凋亡等重要的生理功能[3]。此外,小胶质细胞还能产生神经营养因子,调节突触传递以及重塑(促进)突触形成[4]。在感染、损伤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性反应中,小胶质细胞迅速被激活,细胞形态、免疫学表型和功能等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由分支状转化成阿米巴样,后者能表达Toll-like受体,并通过产生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一氧化氮(NO)等启动固有免疫[5]。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能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I)、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等淋巴细胞募集的炎症趋化因子,还能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 α 肿瘤生长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6],这些免疫分子能使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减弱,有利于巨噬细胞、NK细胞以及T、B淋巴细胞等外周免疫细胞或可溶性因子进入脑内[7]。Schilling等[8]讨论证实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优先于外周细胞的浸润,故小胶质细胞成为中枢神经系统固有免疫反应中的第一道防线。此外,小胶质细胞还能诱发细胞毒性,释放超氧化物和NO进入微环境,引起中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