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案-_第1页
1/7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案-_第2页
2/7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案-_第3页
3/7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李大钊先生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先烈的崇敬之情。 3、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意志熏陶。 4、体会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先生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 教学方法:1、以学生生活体验入手,抓住李星华眼中的父亲形象,引导学生深切感受父亲被捕前后的语言、动作、神态,从而理解李大钊先生的精神和品质。 2、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人物精神。 3、多手段辅助教学:挂图、表演、黑板等。 4、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促悟。 学生学法: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从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入手,体会李大钊先生的精神。 3、学习长课文时,注意抓住重点段落分析体会。 4、感受文章前后照应方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清明节前夕,我们随着大人一起去给已故亲人扫了墓,跟随老师到烈士陵园给革命烈士扫了墓,还在周记《清明之行》中深情地写下了对他们的怀念。你还记得自己写的是哪位亲人?为什么要缅怀他吗? 2、指名说。 3、是啊,亲人虽已故去,但他们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却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记忆。所以,在李大钊先生被害十六年后,女儿李星华仍对当时的事情记忆犹新,悲痛地写下了《十六年前的回忆》,以此作为祭奠。(齐读课题。) 二、指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李大钊先生的精神和品质 1、让我们一起走进血雨腥风的 1927 年,走进 1927 年的四月,伴随李星华左右,看看女儿眼中的李大钊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读课文,边想边划出相关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2、仔细阅读划出的句子,体会李星华当时的心情。 3、沟通讨论 (1)指导被捕前对父亲的感受:局势越紧张,工作越忙,做事越镇定沉着(讲授法),对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对比法)指导朗读父亲的话,体会人物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精神。 (2)指导被捕时,相机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学习体会:我的害怕从侧面烘托父亲的沉着、临危不惧;宪兵、警察、特务等的表现从反面衬托父亲的从容、英勇;作者对父亲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则直接从正面表现了父亲的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指导运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强烈的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