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的教学设计 1、学习本课 10 个生字,能正确的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4、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连系。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将相不和的原因。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同学们,今日我们学的这一课,虽然只有三个字,却包含了两个人物,三个小故事。你们能从标题中看出是哪两个人物吗?(学生自由发言)那么将相各指谁?和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读文去看看吧! 二、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 (1)出示阅读提示: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试给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加一个小标题,想想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3、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得问题准备组内讨论。 (2)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作标注。 三、沟通自学情况 (1)检查读文,纠词正音。 (2)沟通三个小故事所加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3)学生现在小组内沟通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初步解决一部分问题,留出有价值的’问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班内沟通。 (4)老师同学生共同分类归纳重点问题: 1、完璧归赵 蔺相如为什匆?怠罢饪楸壬嫌械愣?∶?。俊?br 蔺相如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脑袋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怎么会心甘情愿的让蔺相如回国? 2、渑池之会 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3、负荆请罪 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 廉颇至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为什么要脱下战袍,背上荆条? 四、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勾画重点问题答案,为下一节课的汇报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廉颇和蔺相如,让我们感知古人的机智和风度。 二、再一次出示重点问题提示: 引导:你最喜爱文中的哪个小故事?练习多读读,自由结组,解决故事中的问题。 三、围绕你喜爱故事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为什么?这一话题,沟通讨论并指导朗读。 (1)蔺相如:机智勇敢;热爱祖国;胸怀宽广;顾全大局; (2)廉颇:英勇善战;热爱祖国;知错就改; (3)要求学生想全理由,组织好语言。 (4)指导学生朗读蔺相如和廉颇的相关语句。 重点语句: 1、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的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2、...